4日15时春和景明正当时02分清明

来源:喻雨 作者: 2025-07-04 10:22:01

  岁岁清明,分清今又清明 。明春明正北京时间4月4日15时02分将迎来清明节气 ,和景此时节 ,分清天朗气清 ,明春明正惠风和畅 ,和景新绿葱葱 ,分清百花争妍,明春明正满眼春和景明 。和景

  当太阳抵达黄经15度 ,分清春天的明春明正第五个节气清明到来 。风俗学者 、和景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 ,分清清明正处在二月与暮春之交 ,明春明正恰是和景春天最美的时段。

  春分后 ,人们就现已增加了野外活动,至清明时,则有更多人参加进来,感触旖旎春色 ,拥抱明丽春天。宋代诗人吴惟信有诗云: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 。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柳树属流莺 。”这首题为《苏堤清明即事》的诗描绘的正是这时节游人如织 、枝摇鸟鸣的热烈春景 。

  人世四月春 ,风起正清明  。王来华说,清明时节春风劲吹,最适合放风筝。风筝,古时也称“纸鸢” ,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。北宋诗人王令作诗云:“谁作轻鸢壮远观,似嫌飞鸟未多端 。才乘一线凭风去,便有愚儿抬头看 。”清代诗人高鼎也有诗说 :“草长莺飞二月天 ,拂堤柳树醉春烟  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春风放纸鸢。”后来,风筝的形状各异,并不限于纸鸢了 。

  大都今人或不知 ,旧时的放风筝还含有一种风俗 。据清人顾禄的《清嘉录》中记载 :“春之风自下而上,纸鸢因之而起 ,故有‘清明放断鹞’之谚 。”“放断鹞”讲的是  ,待到风筝放到必定高度 ,要剪断风筝线 ,任由风送它到天南地北。这一放风筝消灾除晦的风俗现在早已淡化,便是一项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了  。

  “池上碧苔三四点,叶底黄鹂一两声 。”历史上的文人雅士们也多喜爱清明的好春色,三五集合 ,喝酒赋诗 ,举办修禊雅集。

  最著名的莫过于东晋永和九年书圣王羲之在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兰亭举办的那次雅集。清明刚过几天,属“暮春之初” ,王羲之与很多名士老友借曲水流觞,喝酒赋诗,一享精致 。酒酣耳热 ,王羲之乘兴挥毫 ,写下了誉满天下的《兰亭集序》  。

  “拆桐花绚丽 ,乍疏雨、洗清明 。正艳杏浇林 ,缃桃绣野 ,芳景如屏。”你也来吧!在这个春色绚丽的时节,移步野外 ,欢笑团聚,看燕雀枝头鸣,赏风起梨花落。这夸姣的春天也归于你!

(记者 周润健) 。